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8篇
  免费   2693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0905篇
地质学   1558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5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震地质》1994,16(4):373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应用曲面拟合技术和利用离散的重力观测点的重力变化对特定研究区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该区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的具体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获得了2004年3月福建安溪3.6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发现空间梯度场图像能清晰地反映出地震前重力场群体性变化的差异性;利用此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3月间台湾海峡西岸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空间梯度场图像。  相似文献   
13.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口大地震与地形变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的地形变前兆异常,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异常图像,给出了初步解释,并对未来震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近期内强震活动向华北迁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蓄水前后三峡库首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发现,相对于蓄水前,蓄水至135 m水位时,官渡口断裂-马鹿池断裂-牛口断裂围限区、秭归地理中心和九湾溪断裂带,出现了4个主应力下降区和共轭的主应力增长区,形成了差应力场;175 m水位与135 m水位相比,局部差应力场呈现逆向变化,即形成了加载效应与卸载效应的交替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水库诱发地震的诱震(或触震)因素。  相似文献   
17.
Kenai, located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Kenai Peninsula, Alaska, subsided during the great earthquake of AD 1964.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is recorded within the estuarine stratigraphy as peat overlain by tidal silt and clay. Reconstructions using quantitative diatom transfer functions estimate co‐seismic subsidence (relative sea‐level rise) between 0.28±0.28 m and 0.70±0.28 m followed by rapid post‐seismic recovery. Stratigraphy records an earlier co‐seismic event as a second peat‐silt couplet, dated to ~1500–1400 cal. yr BP with 1.14±0.28 m subsidence. Two decimetre‐scale relative sea‐level rises are more likely the result of glacio‐isostatic responses to late Holocene and Little Ice Age glacier expansions rather than to co‐seismic subsidence during great earthquakes. Comparison with other sites around Cook Inlet, at Girdwood and Ocean View, helps in constructing regional patterns of land‐level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ree great earthquakes, AD 1964, ~950–850 cal. yr BP and ~1500–1400 cal. yr BP. Each earthquake has a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 of co‐seismic subsidence which indicates that assessment of seismic hazard in southern Alaska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multiple great earthquakes, not only the most recent. All three earthquakes show a pre‐seismic phase of gradual land subsidence that marked the end of relative land uplift caused by inter‐seismic strain accumulation.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plate motions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相似文献   
19.
1StrongtideandastronomicalconditionsPartial solar eclipse occurred 4 times in 1964, 1982 and 2000 respectively. Time interval is about 3 Saros periods (one Saros period is 18 years and 10.33~11.33 days). Total lunar eclipse occurred 2 times in 1964 and 2000 respectively and 3 times in 1982. However, there was no lunar eclipse in 1966, 1984 and 2002. It seems that they had similar astro-nomical conditions and the best was in 1982. The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of tide on the global climat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